什么是中国式管理? “用中国人自己的方法化解中国人自己的问题”曾仕强教授。 中国式管理的特点:(也就是中国式管理的三大基本元素) 1.融合性 关于融合性我们来讲个故事,在国民革命时期的一次会议上,国民革命党人争执不休,一派是留洋派认为中国革命应该走西方民主革命之路,另一派本土派认为应该走中国农民革命之路,此时孙中山先生让大家不要争论,讲了一个故事,曾经上海滩有一个农民挑夫,家里穷的只剩下一根扁担了,每天以挑夫为生,有一天看到卖彩票的窗口,就把自己仅有的二元钱买了彩票,顺手把彩票放在扁担的缝隙口里。过几天彩票开奖,此挑夫一看,自己的彩票中头奖了,高兴的快要疯了,边跑边高叫“我不用做挑夫了,”高兴过头了,顺手就把扁担丢到黄浦江里,扁担没了,彩票也没有了,中了头奖也没了,空欢喜一场,孙中山接着讲,彩票是什么?就代表西方文化和思想,扁担代表什么?就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情,如果我们忘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情,哪么西方文化和思想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即西方文化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情融合起来。 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因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中国改革的成功是因为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把西方市场经济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实际实情相结合,同样中国企业的管理也应该把西方科学管理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把管理理论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总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式管理。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2. 合理性 合理性是中国管理最大的一个特点,(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相对应) 现在的企业都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改革,从家族企业开始走向世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家族企业的开始和发展,家族企业是创业初期一般模式--也是中国式的模式,因为它和中国人的特性有关,中国人从来都不愿意把自己的钱的放在别人的口袋,只喜欢别人把钱放在自己口袋中,因此创业初期,因为没有太多的资金,找人聚集资金就只有靠家人、亲人,因此这个时候家族企业就出现,不可否认,创业初期这种模式会给你的企业带来很好效益,因为你的股东就会成为你的企业的榜样,但发展到今天,它的模式已经成为你企业再一次发展的绊脚石,此时许多认为我们应该学西方的管理,我不否认西方的管理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因为我们中国和西方人本来就有很大程度上的区别,打个比方, 中国人讲话习惯无头无尾,打个比方,如果中国人对中国人说“倒怀茶来”哪么旁边的下属一定义不容辞的去给你倒怀茶来,但西方人不会去,你问他为什么,他会说你没说清楚:“倒什么茶,什么人倒,什么时间倒,倒给谁”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中国人都是心里清楚口里讲出来就是糊糊涂涂,所以凡事就讲一个合理性,也就是我们应该要自己的一套,而不是盲目的去学西方的东西。这时我们的“中国式管理”就出台了。我们中国人凡事讲合理,西方人都讲程序化。(再讲一个对比故事) 合理哲学来自中国儒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中庸思想,鲁迅认为,其实中国人认为的中庸,是最不中庸的,所以办不好事情。懂得中庸才是是懂得中国大半,中今中外最有智慧的就是中庸,最为人误解的也是中庸。 “三国鼎立”是中庸之道,刘备即不投靠曹操,也不投靠南方孙权,而走第三条路,创六三国之蜀国。万里长征是中庸之道,毛泽东所选择的不是投降国民党,也不是就地全军灭亡,而走第三条路,北上万里长征,取得中国革命的大转机并最终获得胜利。论持久战也是中庸之道,毛泽东面对抗战,即不是主张速战论,又不主张灭亡论,终于以八年抗战取得胜利。 “一国两制”也是中庸之道,邓小平面对香港问题即不完全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完全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是结合实情走一国两制的道路,让香港回归中国。 中庸思想就是管理上追求的合理化,要避免“过与”或“不及”,无论人、事、物、时等等都要求其“适当”“合宜”,也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中”的标准就是介于“过”与“不及”之间,没有或左或右,没有过刚过柔,随人皆宜,随地皆宜,随时皆宜,“中道”管理是管理界追求的最高境界。曾经有人认为西方的管理是“法、理、情”,而中国的管理是“情、理、法”,总是用次序来强调情、理、法,都有失偏颇,其实“理”其中,所重在理,也就是合理化,因此也是无可非议的,法为基础,即制度化,制度化是管理的基础,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组织成员共同的“法”,情为本,即人性化,管理者把下属当社会人来看待,尊重人,关心人,鼓励人,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来建立修订企业的规章制度,用合理化的制度和人性化的氛围来达成合理化的管理,正如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身为管理都,应严宽并济,如果一味的以宽待人、宽大为怀,人们就会忪懈不求前进,如果一味严厉,下属就会退缩,不敢以自主态度面对工作。
3. 平衡性 平衡哲学来自中国的易经学,发展重在平衡,环境重在平衡,人生重在平衡,和谐社会的本持就是平衡社会。 经营管理的过程就是平衡的过程,平衡公司与员工之的利益,平衡员工与员工之间利益,平衡公司与客户的利益,平衡公司与股东的利益。经营与管理的本质就平衡的艺术。 公司的企业文化层次也需要结构化的平衡,公司的高层应该崇尚道家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即无为文化,对公司的战略方向,运行机制,企业文化应该清楚,但表现出来的能力就要有所无为即含含糊糊,更多是应该让你的下属去表现,如果领导都表现了,下属没有机会,无所可干,无事生非,反而会埋怨更多,心生怨气,举个例子:中国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智不及诸葛亮,武不及五员虎将(张飞),但能三国鼎立,靠的是无为。《水浒传》宋江,智不及吴用,武不及108将,但能风风火火闭九洲,靠的是无为。《西游记》唐僧智武不及三个徒弟,但能西天取经,靠的还是无为。 公司中层以上管理应该崇尚儒家文化,即各谐文化,做到上下沟通,左右沟通,儒家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和谐意识,团队精神,中庸之道。做到理解你不能理解的人或事,包容你不能包容的人或事。 公司基层应该崇尚墨家文化,即就是执行文化,基层的员工首先是做好其岗位本职工作,执行到位,听话照做。 中国式管理关于用人的决策 举例说明,(有一家服装企业,采购部门有一个采购员,技术十分到位,拿回扣、、、、、) 由上面一个例子可以总结出我们企业首用的四种人: 1.可靠、有能力的人 2.可靠、但没能力的人 3.不可靠且没有能力的人 4.不可靠但有能力的人。
|